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

夥伴/珍尼



一開始完全沒抱著任何動機。
那是阿文開始做回收的第一年。
沒有任何範本,沒有前跡可循
我只帶著老闆等於老大的心態。
老大是老闆,他做什麼,就跟著做什麼。
然後發現,老闆板是老大,他做的事,並不簡單。

其實阿文的故事是很容易感動人的。

重點在於,對於這樣的感動,你能夠回饋什麼?
是聽完故事後的兩行熱淚?
是將灘頭上撿到的錢捐給廠房當基金,即使只能買顆小螺絲釘?
還是,替他禱告?

那時候預計在蘭嶼的時間,從原本的一個月,到最後逗留了三個月,原因是希望能幫多少是多少,能幫多久是多久。
即使盡力了,但一直到現在,對於他在做的 簡單卻艱難的大事,仍還是覺得能幫上的真的不多,慚愧於自己的無能為力。

人之渺小在於如滄海一粟,人之偉大在於其意志堅定
而我在阿文身上看到了兩者兼具。

他是千萬支寶特瓶中的滄海一粟,
他在千萬支寶特瓶中卻意志堅定。
(2014.夏.夥伴.珍尼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